【Tech Note】運用自動化水鏡系統提升高內涵影像精度與品質
【前言】 在面對如3D培養、神經再生或是高密度培養這類會形複雜生物影像的實驗中,如何採擷到最佳對比的影像成為後續分析的關鍵步驟。 本文將探討使用『自動化水鏡』是否幫助使用者輕鬆達成此一目的 【材料&方法】 本文中的所有測試均在96/384 孔盤或市售的器官晶片(organ-on-chip)盤中進行。 測試中使用空氣鏡或水鏡的實驗流程都相同,包括雷射自動對焦等環節。 此外,我們用低倍物鏡對全微孔盤拍攝,自動辨識稀有目標樣品後,使用高倍的水鏡自動重新成像。 【實驗耗材】 Corning® spheroid microplates (384 well 格式) Mimetas OrganoPlate® 3-Lane InSphero Akura™ 384 孔盤 Greiner SensoPlate™ - 96 與 384孔盤 【細胞】 3D InSight™ 腫瘤微組織(InSphero) HUVEC(人類原生內皮細胞) HCT-116(人類結腸直腸癌細胞) Caco-2(人類結腸直腸癌細胞) PC-12(大鼠神經母細胞瘤細胞) 【時間有限的人,可以先看結論】 【更多結果】 1、粒腺體的完整性和融合性試驗 使用rotenone和chloroquine處理而得劑量反應曲線,來進行粒線體融合和膜完性試驗。 粒線體的形成和完整性對於了解疾病機制與毒性評估很重要。 粒線體的長度、亮度和數量會在粒線體回收(recycling)、代謝或凋亡過程中改變。 通過 MetaXpress Ⓡ 軟體中的 形狀 工具來確定 成像後光強度和粒線體顆粒 ,工具中可自訂標準來測量“顆粒性(granularity)”、“纖維數(fibers)”或“區塊(segmentation)”等參數。 這些參數可以用於計算各種化合物的劑量效應和有效濃度。 圖2. 用 chloroquine (粒線體回收抑制劑)和 rotenone (氧化磷酸化抑制劑)在指定濃度下處理 PC12 細胞 24 小時。 用 MitoTracker Orange CMTMRos(黃色)和 Hoechst(未顯示)染色,再用40X 水鏡和非水鏡分別拍攝影像。 使用 MetaXpress 軟體分析,辨識“顆粒性(左)”或“纖維數(右)” 分割區塊遮罩圖顯示了完整的顆粒、纖維或區塊定量,計算 EC50(四重複樣品) 水鏡可以提高影像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