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應用專題】淺析細胞內NF-κB信息傳遞路徑及常見檢測方法
【前言】 『細胞信息傳遞路徑』的概念從80年代被提出,解釋細胞外的分子訊號經細胞膜傳入胞內後,一系列促酶(磷酸化、泛素化等)的反應路徑,改變路徑中蛋白的結構的過程。 一般情況下,膽固醇等脂質可直接穿透脂雙層細胞膜進入細胞,但訊號分子是多肽類(如生長因子、細胞因子、激素、神經傳遞物質以及其它小分子化合物等),只能先與胞膜上的受體蛋白(通常為穿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)或稱為配體(adaptor)結合後,再啟動下游一系列反應。 諾貝爾獎獲得者David Baltimore(圖1)于1986年發現的NF-κB,是從B淋巴細胞的細胞核萃取物中找到的轉錄因子。NF是細胞核因子,κB命名是因為它能與免疫球蛋白kappa輕鏈基因的擴增子B序列特異性結合,促進κ輕鏈基因表達。其本身是一種蛋白質複合物,能夠調控轉錄的DNA、細胞因子的產生以及細胞存活 [1] 。 NF-κB 在細胞訊息傳遞領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已知 NF-κB 參與細胞對刺激的反應,如自由基、重金屬、紫外線照射、氧化LDL和細菌或病毒抗原等。如果出現調節異常,會引起發炎反應、自體免疫疾病、感染性休克、細胞增生/分化/凋亡的紊亂。 目前大家熟知 NF-κB 在天然免疫機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作用,也有很多文章研究發現NF-κB是發炎和癌症之間的重要關鍵。最近的一篇文章研究發現,酒精和其他濫用藥物可誘導大腦中的 NF-κB 活性和細胞因子表達,認為 NF-κB 和『 酒精及藥物成癮』 可能存在聯繫 [2] 。 【NF-κB檢測實務】 由於NF-κB是轉錄因子,它的活性主要作用在兩方面:DNA結合活性和反式啟動活性 1. 檢測其結合活性最經典的方法是EMSA 2. 反式啟動能力檢測方式則以NF-kB的報導基因測定較為理想。 其他已開發的『 NF-κB訊號通路檢測方法 』還有,Western Blot、PCR、與報導基因(reporter gene)等,以下簡述幾種常見的方法: 1、電移位切試驗 / EMSA (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) EMSA法是目前檢測 NF-κB與DNA結合活性 最經典的方法之一。 以同位素P或生物素biotin標記分子與NF-κ...